慢阻肺全稱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慢阻肺一般是因為肺部小氣道堵塞導致呼吸不暢,從而引起身體缺氧與通氣能力降低等現(xiàn)象。
目前有些病友在接受治療時,醫(yī)生建議買臺家用呼吸機回家治療,那么慢阻肺是否必須用呼吸機?能否不用或者說有沒有別的解決方法,畢竟一聽到呼吸機,就覺得戴上可能活不長了。這個問題可能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比較關注。也正常,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呼吸機,以為呼吸機就是一種生命支持器械,其實不然,與霧化治療儀、家用制氧機一樣,呼吸機是醫(yī)療器械的一種,可以用于常規(guī)的治療,甚至打鼾等睡眠疾病,也會用到。
并非所有慢阻肺患者都需要用呼吸機
我們將慢阻肺分為五個階段,輕微、輕度、中度、重度、急危重,一般來說,在輕度時是不需要使用呼吸機的。
輕微:工作、步行和上下階梯和同齡健康者一樣。
輕度:平地步行和健康者一樣,但是上坡和走階梯則不能同健康人一樣。
中度:平地步行按自己速度可行走一千米以上,但是達不到健康人的速度。
重度:行走要作數(shù)次休息,五十米也不可以一氣走到底。
急危重:說話、轉身、穿衣、用餐均會發(fā)生呼吸急促。
簡單說一下在什么情況需要使用呼吸機,人的呼吸是由呼和吸組成的,吸氣吸入氧氣,呼氣排出二氧化碳。而慢阻肺輕中度時,人的吸氣功能較弱,攝入氧氣含量降低,二氧化碳排出未受影響,這時候只要使用家用制氧機治療即可維持患者的血氧飽和度。
然而當慢阻肺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時,患者呼氣功能無法完全排出二氧化碳時,就會導致二氧化碳潴留,引發(fā)高碳酸血癥,導致肺心病等,非常危險,這種時候,一般就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。
呼吸機主要是“輔助通氣”,即通過對患者輸出一個較高的吸氣壓,幫助患者吸氣,再在呼氣時輸出一個較低的呼氣壓,這其中的壓力差就會幫助患者把二氧化碳排出,就好像我們用吸管喝盒裝飲料時,用力吹氣后,會有飲料從吸管倒流溢出。
另一方面,呼吸機輔助通氣可以緩解呼吸膈肌疲勞,從而帶來下列好處:
1. 減少插管風險
如果出現(xiàn)二氧化碳潴留問題,盡早的使用無創(chuàng)呼吸機,能夠及早的糾正二氧化碳分壓與氧分壓指標,從而能夠避免病情持續(xù)惡化,導致最終需要氣管插管的幾率。
慢阻肺不用呼吸機行不行
2. 改善生活質量
慢阻肺患者由于小氣道阻塞,呼吸起來會比常人費力,這時就需要呼吸膈肌代償工作,呼吸肌長期處于高壓狀態(tài)下,一旦超負荷進入疲勞狀態(tài),就會導致急性加重住院,而呼吸機可以起到輔助通氣的作用,緩解呼吸肌負荷,患者會很直觀的感受到輕松,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有效提高。
3. 減少住院的幾率
慢阻肺發(fā)展到II型呼吸衰竭時,通氣能力下降,二氧化碳難以排出,形成二氧化碳潴留,高碳酸血癥風險顯著增加,無創(chuàng)呼吸機可糾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問題,而高碳酸血癥很大程度上決定急性發(fā)作住院次數(shù)。
國內外多項實驗表明,當使用無創(chuàng)呼吸機以解決二氧化碳潴留為目的時,是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,減少急性發(fā)作次數(shù)的。
最后做個總結,慢阻肺并不是一定要用呼吸機,但是如果已經發(fā)展到II型呼吸衰竭了,在醫(yī)生確定沒有問題的前提下,越早用呼吸機,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。